首页 > 沂蒙文化 > 历史文化

沂水飞机场往事(图文)

admin 历史文化 2024-08-16 22:36:2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沂水飞机场位置图
 

      十九世纪30年代初,沂蒙山区匪患蜂起,为方便正规军剿匪,各县相继修筑机场,沂水机场也即在此时修筑,但一直未投入使用。

      1939年6月9日, 日本侵略军再度侵占沂水城。侵占沂城后,日军就在县境内各主要交通道安设了据点。沂水城以北,有高桥、沭水、马站等;沂城以南有斜午、苏村等;向东有后满堂坡(今后坡)、四十里堡、三十里堡等;西北有葛庄、东里店等。盘踞沂水城的日军是一个中队。

       在沂水城周围部署据点的同时,日军以一股兵力占据了沂水机场,并对机场进行了进一步修筑。在对鲁中的大小扫荡中,其高级指挥机关及空军皆设于此,成为日军切断鲁中军区与滨海军区联系的重要据点。驻扎沂水城的日军,为了加强同河西军用机场的联系,还打通了泰石公路。

▲1942年2月,日军第56飞行场大队阵中日志

根据昭和十七年(即1942年)日军济南派遣第五十六飞行场大队阵中日志记载可知,彼时沂水机场隶属于日军济南派遣队第56飞行场大队,沂水飞行场常驻编制日军共4人,分别为少尉机场长大宫春三、成员有田中义明、峰崎政太郎、中井敏夫。遇有战斗,日军会从济南等所属机场增援。

▲1942年2月,日军第56飞行场大队阵中日志

      1942年10月下旬,仙姑顶战役爆发,日军从沂水机场派出7架飞机,向退守仙姑顶的鲁中军区等部阵地投弹、扫射。此战,抗日军民伤亡200余人。

      1942年11月2日,对崮峪战斗发生,八路军山东军区、省战工会机关、鲁中二军分区一团、抗大一部、沂北县大队、国民党51军一部,在对崮山遭日本侵略军合围,日军派出飞机轮番轰炸,多次组织炮兵、步兵、骑兵攻击,均被击退。黄昏,山东军区机关组织猛烈火力,击退日军后突围。

      面对日军飞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巨大威胁,1943年,八路军鲁中军区欲炸毁沂水飞机场。沂水县城里北关街的王淑和根据组织安排,潜伏在沂水县保安大队下属的情报班做密探,参与轰炸前的情报侦察,王淑和利用便衣的身份成功绘制了飞机场的地形图,并且交到了鲁中军区司令部。

      1944年8月15日,八路军鲁中军区发起沂水战斗。经一天两夜的激战,一举攻克沂水城,毙伤日军31人,俘虏日军20人,毙伤俘伪军10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随着沂水城的解放,沂水机场也即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于10月在重庆举行了国共两党谈判,并组成了“美、国、共”三方调停小组。山东省调停小组以临沂为中心,为准备调停小组来沂水,即决定将沂水机场进行重新修复。

      据在沂中县政府工作、参加沂水机场修筑的韩鸿钧后来回忆到:“当时,党组织派韩鸿钧与任日新参加该机场的修建。飞机场选址在沂城西的埠子村以北,葛子铺村以东的平原地带。施工时值初秋光景,因动员群众平整地面时,地里的豆子结角而不实,粟谷长穗而米未满,玉米有范而不硬,在此时砍罚铲除怎不可惜,但为了大局只有忍痛割爱。在设计上,飞机场跑道长约600米,宽约400米(准确数失记),两头不要障碍物,跑道是用三合土修建的,修建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后来,因“双十”协定破裂和解放战争的开始,该机场平整后,党组织及解放军即撤离。1947年,7月10日,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队新编9师228团(冯树德团)占据沂水县城,沂水机场旋即被国民党军占领。


▲1946年,沂水机场航拍图

       根据国民党空军第十二中队于1946年4月15日,航拍沂水机场图显示:沂水机场位于沂水城西1.7公里处,东距沂水河1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5°48′、东经118°38′,南北长420米,东西长200米。通过这幅航拍图,可以很清晰的辨识沂水机场的大致地理位置,即位于沂水县马荒村西侧,埠子村以东,以占马荒村土地最多,故而沂水机场又被称为马荒机场。以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言,沂水机场主要占地大致在龙家圈街道驻地北,西城三路西。同时也可以看到当时沂水城的范围,西城墙应该在今莲汪街位置,北外城墙靠近小沂河,东城墙在东皋公园西侧县委附近,南外城墙大致在沂蒙山路。

      1947年11月24日,蒋介石曾手令时任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周至柔,要求其详细汇报烟台、莱阳、沂水三地机场勘测修筑情况:“烟台、莱阳、沂水三地机场应积极兴筑,而以烟台机场为最急,以上各处机场勘测与修筑情形如何希即详报。”

▲1946年11月26日,周至柔致蒋介石电文

       11月26日,周至柔回复蒋介石:“沂水机场,本年九月一日奉总长陈电,饬派员指导八十三师周师长建筑沂水空军着陆场,当经遵派工程官王天彪驰往,并电四军区派军官会同前往,商承周师长办理。前据报称,该场按长一千五百公尺,宽二百公尺,由军民合力抢修,全部进度已达百分之七十五。完成后仅可供空运机使用。兹以附近共匪尚未肃清,驻军发动所有兵民工加修城防工事,暂将机场停工等情。经令随时与军政当局联系,一俟城防完成,即时复工在案。”电文中的“周师长”,即周志道(1900-1984),江西永新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等诸多战役,因战功被国民政府授予宝鼎勋章和云麾勋章。1946年起任整编第八十三师(原100军)副师长、中将师长。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历经几次修筑后,1947年沂水机场的确切尺寸应该为:长1500公尺、宽200公尺。但由于需要加修沂水城防工事,致使工期延误。空军的意见是待沂水城防加固结束后,再修复沂水机场。不料,蒋介石已迫不及待,要求“沂水机场应电令李延年,责成当地旅长限半月内修筑完成通航。”

▲1946年12月26日,周至柔再度电汇沂水机场情形

       1947年12月26日,周至柔再度致电蒋介石称:“沂水机场已于11月27日完工,计长1350公尺,宽200公尺,土质坚实,天候良好,可供中型以下飞机临时使用。12月24日,曾由本军派机前往试飞后,已将该机场转请县政府及该地驻军临时保管,谨报请核备。”

       随着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的失败,1948年3月24日,国民党驻沂水部队83师44旅131、132两个团南撤。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的沂水机场,至此完全回到人民手中。

       解放后,沂水机场逐渐允许耕种,但机场主体部分仍在。如今,沂水县正在加快对飞机场用地协调力度,更加利于西城建设发展。根据最新沂水县总体规划(2016-2035),未来将在沂水城北建设一处通用型机场。沂水机场的历史将继续延续。(文|累不死的麻雀)

参考资料:

1、第56飞行场大队阵中日志,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2、韩鸿钧:记沂水县始建飞机场,载《沂水县文史资料第10辑》;

3、1947年11月24日,蔣中正手令周至柔即详报烟台莱阳沂水三地机场勘测修筑情況及办理情形,台北“国史馆”;

4、1947年11月26日,周至柔呈蔣中正烟台莱阳沂水三处机场修筑情形,台北“国史馆”;

5、1947年12月26日,周至柔等电蔣中正沂水机场已完工並派机试飞由县政府及驻军暂时保管,台北“国史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问题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请带来源。
本文地址:https://www.yimengwang.net/ymwh/lishiwenhua/2024-08-16/882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沂蒙网

https://www.yimengwang.net/

| 鲁ICP备12020231号

Powered By 沂蒙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